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友情也从简单到复杂的交往中得以发展,它是建立在平等、自由上的一种情意默契、互相欣赏和互相负责的情感。正如中国台湾知名作家罗兰所说的,友谊是一种相互吸引的感情,因此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由于受封建社会承传下来的交友观念和传统交友思想的影响,现代文明人还有错误的惯性交友观,值得让人醒悟和反思。“是朋友吧,应为朋友两肋插刀,甚至于‘抛头颅、洒热血',这样才是真朋友”。我们知道,友情是人与人之间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和在某段时期内所拥有的情感,这种情感会随着时间和环境条件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为朋友两肋插刀,甚至可以牺牲自己”,在当今的文明与法制社会里已不需存在,我们只要帮朋友拿起法律武器悍卫正义,文明时代的人应该做文明的事,否则是对友情不负责任的表现。也许有人会说,你说歪了,难道朋友有困难也不帮吗,这还算什么朋友呢?!是的,友情的责任就是替朋友排忧解难,让朋友分享欢乐,但并不是要求朋友为自己分担责任和痛苦。所以,在付与帮助和接受帮助时,朋友间都要设身处地为对方想想,千万别把一方的幸福或解脱建立在另一方的痛苦或困扰之上,否则“你还是朋友吗”。 俄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得好,“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朋友一定要交比自己强的人,否则即使不吃亏,面子也没了。”现实生活中,笔者常听到旁人说些类似的话,“哟,这么有钱有身份的人,怎么交了这样一个穷瘪三,面子倒坍了。”友情是一种平等、自由的精神感受,它不受人的身份地位、性别年龄和文化能力的制约,是一种不含目的的情感。如果朋友间有了企图或算计,那么友情就会变了质,沦为相互利用的工具,结果彼此都会受到伤害。再说,凭这种交友思想观,按逻辑上解析,每个人都不会有真正的朋友了,试想想,你想只交比你强的人,譬如你是科长想交局长为友才觉体面,那么局长也按这种交友观要交部长才为荣……,这样推论下去,则哪个人才能找到一个朋友呢!“男女之间不会有真正的友情,要有也是爱人,情人。”受 “男女授受不清”的封建惯性思想,现代人还有“戴着有色眼镜”看男女友情的,假如你是未婚者,有人称你的异性朋友为“对象”;假如你是已婚者,有人称你的异性知己为“情人”,甚至于被自己的爱人所误会;假如你帮异性朋友忙而乐此不疲,有人会说是 “图谋不轨”。使得男女交往很是尴尬,好象男女友情只是为了 “性”。其实,异性朋友同同性朋友是一样的,只要不违背亲情的伦理,不背叛爱情的忠贞,男女的友情一样纯洁、灿烂!他(她)也许是我们工作中的最佳“搭档”,也许是婚姻失败后的“前夫前妻”,也许是年龄相差悬殊的“恩师良徒”……我们仅以隐私的生理角度来从概率上分析,男女中间有部分人患有性障碍疾病,这难道说他(她)的男女友情也是为了 “上床”吗!我们一定要端正男女友情观,不能让纯洁的异性友情毁于一语之间。“交友重在择友,‘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怎么可以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友为伍呢,你真想自甘堕落了吧。”粗略一听,我们都觉有道理,民间也有“跟好人,出好人;跟和尚,出道人”的谚语。然而,我们稍加分析,此交友观念是一种前代意识的惯性偏见。假如我是“墨”,“朱”者谁以我为友?那我只能越变越黑;假如我是“朱”,“墨”者近我,为何一定是我变“黑”,难道“墨”者不可以变“赤”呢?真是法学界的先导、著名教育家谢觉哉所说的:“事实上,每个人的朋友中都有先进与落后的,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去帮助后进朋友,使他进步,切莫跟着他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够朋友'。”我们不难发现,现代的法制界中,有许多帮教人员成为“失足者”的良朋挚友,使他(她)们“浪子”回头“金不换”。当今社会正需要一批“朱”者去引领和感化“墨”者朋友,让社会更安定、更和蔼,谱写一首首让人感动和向往的友情曲!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只有这样的感悟,友情才会真正拥有,持久不衰!参考资料:《余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