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际关系,很多人都了解,也都在身体力行在体验。不过,与中国人最擅长的具有明确利益目的的“拉关系走后门”不同的是,这里所谓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其中亲情、友情和爱情是人们之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扎根在日常生活中,从尊重、真诚和体贴他人开始,到健康、快乐和身心愉悦为终。可以这么说,人际关系的健康与否,从根本上左右我们的人生面貌。只有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才会有幸福的家庭、融洽的工作团队、优质的信仰生活以及美好的人生,否则人生将充满悲伤、痛苦和坎坷。最近,阅读到台湾政治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陈彰仪女士所总结的保持人际关系健康的十要素,兹概述并添油加醋补充如下。 1.避免过度自卑 人人并非生而平等。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能力、外貌、事业、家庭等不如别人的时候,常常会产生自卑感。这是正常的,几乎每个人都会有,我敢断定,无论是比尔·盖茨、李嘉诚,还是奥巴马、马英九,都会有自卑自叹不如人的时候,甚至多着呢。但不如人并不可耻,每个人,无论是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有优缺点,所谓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的就是这个。因此,尽管我们可能在某些甚至很多方面不如别人,但无需过度自卑。过度自卑有什么后果呢?它将使你与人保持界限,或拒人于千里之外,如此,自然阻碍你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无法消弭的自卑感,正确的做法是,自己尊重自己,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缺点,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点。一个很尊重自己的人,绝不会被别人小看。 2.不要怕被伤害 由于怕被伤害,于是很多人患得患失,就像“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将自己武装起来或故作深沉,不与人分享,也轻易不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小心翼翼地防备别人,深怕暴露自己的本性或弱点。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就是与人隔绝。其实,每个人都喜欢坦诚的人,每个人都需要心灵的交流与共鸣,但时刻防备别人的人也一定会被别人防备,因此你不可能跟别人有好的人际关系。正确的做法是,摘下防卫的面具,放弃伪装,开放自己,承认自己的软弱。有时候可能的确是要防备少数居心不良的人,但也无妨坦承自我的不足。因为人间公义夕在、今在、永在,你的坦诚是面对大家的,你可能在某些方面会失去,但一定收获的是更多。 3.保持愉快的心情 态度平和、心情愉快的人,永远是受人欢迎、喜爱的(当然除了少数内心阴暗的人之外),因为快乐是会传染的。这自然会利于增进友谊,改善你的人际关系。有科学研究显示,快乐是可以传染的,悲伤也是可以传染的,吸烟的朋友很多也会吸烟,胖子的朋友也会肥胖起来,真是奇妙。不过,是人就难免有心情忧伤烦恼的时候。人生,悲欢离合总无情,烦乱的时候更容易导致无心的伤害。这怎么办呢?陈彰仪女士建议,当然、人意识到自己有情绪时,就马上停止与人互动,先处理纷乱的情绪和冲动,尽量不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周围的人,等冷静下来后,再继续与人互动。 4.经常关心人 《圣经》教导人们说,你要别人怎么样对你,你也要怎么样对别人;我们伟大的先哲也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得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意味着交往中的真诚,但若要别人真诚地待你,你也得真诚地关心人。人人都有需要得到帮助和关心的时候。注意到别人的实际需要,并伸出我们友谊和真诚的援手,助别人一臂之力,温暖他们,我们也必将得到温暖的回报和真诚。 5.常由衷地赞美人 看到别人的长处,由衷地赞美人,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可贵的品德。每个人都希望被称赞、被肯定。说实话,每个人,生来就有这副德性;无论是谁,你还真没办法克服这个“虚荣心”。但这个“虚荣心”也没什么不好,因为当对方被你肯定后,你也就有了被别人肯定和对你施以有效反应的正面印象。真诚的赞美,是人与人彼此顺利交流、支援和发展的开端,而由衷的赞美,更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不过,真诚、慷慨地赞赏、鼓励人,并不是要我们去拍马屁、阿谀奉承别人,也不是要对人的错误或不当行为视而不见,更不是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姑息和纵容。我的观察和体会,中国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姑息、纵容人的缺点有余,而看见、欣赏人的优点不足。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没有也建立不起法治,除非能从文化上脱胎换骨,但至少现在我还看不出有什么希望。其实,由衷地赞美人是因为别人的长处、他人的优点,而不是是非不分。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 6.待人谦和有礼 或者反过来说,骄傲自大往往是不健康人际关系的源头,因为自大的人往往目空一切、自以为是、盛气凌人,由此也就不肯接受人的意见和劝告,自然也就难以与人团队合作、和谐相处,最终也就不受人欢迎了。所以,做人切勿妄自尊大,与人相处就要谦卑有礼和自然,常常把“麻烦您了”、“”对不起、“谢谢您”这样一些话语挂在嘴边,保证是不会错的,它们有助于你的人际关系的和谐。 7.适度的自我表达 谦和、谦卑、谦逊是指不自高自大,不自以为是,并非是指老实巴交。在必要的时候,需要以适当的方式适度地展现自己,以坚定但又温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和心理感受,这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交往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交往各方彼此满足各自物质和精神需求,过着有意义的人生,因此,交往的过程,其实也是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正当需要的过程。极力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过度压抑负面情绪,不仅自己痛苦并可能造成不健康的心理,也不符合人际交往的目的。当你有正当的需要时,尤其是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有勇气但又客气地寻求别人在能力范围内的援助,即便是受到拒绝,也无大碍,再找就是,最多就是保持现状而已。不过,适度地自我表达是指适当、合理、正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而不是夸夸其谈。 8.尊重别人 毫无疑问,缺乏对别人应有的尊重,你的人际关系不可能得到持续维系。即便是人际互动甚至争论中,必要的尊重也是必须的,至少需要做到“我可以不同意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就算自己非常有理,也不能自持理直气壮而得理不饶人或压迫对方,相反,要用诚恳、温柔的态度相待。《圣经》教导我们说,“温柔的回答平息怒气;粗暴的言语激起忿怒”、“恳切的话有如蜂蜜,使心灵愉快,身体健壮”。这些教导,中国那些权力和富裕阶层、精英阶层的人尤其需要学习、领会和身体力行,真的,人人都受造平等,没有什么人可以不可一世、为富不仁恒久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对方——哪怕是地位最卑微、最低贱的人,都要保持一颗同情、怜悯和尊重的心,不仅尊重对方的行为、想法,也尊重别人的价值观。 9.建立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体会当事人的心理、心情,并表达你对对方的理解,让对方知道你已经体会或领悟到了他的感觉、想法和看法,尽管你可能不同意对方的感觉。要建立同理心,我们必须:倾听他人的话、感受他人的话并与之共鸣、有所反应也即让对方知道你确实倾听了他的话。 10.时常省察自己 人际关系是发展的、动态的。为此,需要我们时刻观察自己,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互动状况,通过关心他人的需要与省察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根据一些新信息、新观念,以一个开放的心怀来随时检讨自己,修正自己的做法。这很关键,但这也难免辛苦。可是,世间哪有只有快乐呢?只管记住,“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痛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 转载:价值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