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就是钱脉”,获汽车销售冠军之称的唐吉拉德逢人即派名片,被奉为人脉经营的典范;世界级的人脉专家哈维麦凯对合作伙伴、客户的资料管理,收集的项目超过100项;《水浒》中被称为及时雨宋江也特别擅长于经营人脉。全球化、网络化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加重视人脉关系,人脉投资网站也屡屡得到风险投资者的关注,同时也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并为我们以“电子的速度”创造认识人脉的速度。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脉,但关键之处不在于能够认识多少人,而更关键的是掌握住与这些人脉合作的时机、发挥出人脉关系的价值。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即便你认识成千上万的人,但仍能够及时联系、沟通、合作的人却非常少,成功人士往往感到“高处不胜寒”,就那么几个合作关系紧密的朋友会密切往来。也就是说在我们认识的人中,真正能够帮助到自己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认识的人其实只是放在资料库中的一个名字而已,但这些名字却给了我们取得成功的信心,在需要的时候我们能直接找到他们,事业发展的情形可能就会完全不一样。按照著名的2/8定律,我们认识的人中间最多不会超过20%的人应该被放在第一圈中,80%的人都只不过是些名字而已,如果这个比例不恰当的话,也可间接说明我们浪费了太多时间去结识新的朋友。从这个角度来看看,每个人认识的朋友中都有80%以上的是可以无条件让渡出去的,这些人可能是别人特别需要认识的伙伴或客户。进行这种让渡便被定义为人脉经营中的循环经济模型,经常性地把80%中的人脉让渡出去,就能换回更多自己需要的人脉。但是要知道一点,人的认识和选择是相互的,并不是你想让渡的就一定让渡出去了,而你想结识的也就被你结识了,更为关键的是你自己的价值所形成的引力场是如何构造的,最终能和你同甘共苦、打拼合作的人为因为这个而成为你最紧密的合作伙伴。在人脉关系中,国人经常引用“缘份”来肯定相识的意义,如果从事业的角度、从人生的价值角度来看,更能说明相识意义的应该是“修为”,世界观、价值观、使命观最终会将一种责任放到我们的肩头上,能相助于你的人会因此而聚到身边来,这种相识比“缘份”而来得更加肯定。人脉经营的循环经济观念是让我们更加开放,把我们的朋友分享出来,交换的价值会自然地帮助你进行筛选,从而获得那些真正可以和你长期合作的事业伙伴来。而“修为”之说则告诉我们,不要把期望寄托在结识达官贵人上面,而要勇敢地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坚定地做好一些务实的、有价值的事情,这些事业自会感召和吸引到能够帮助你的人。转载:价值中国网